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优秀教案 【教案一】 一、教学准备: 检索诗中几个富有内涵的词语的含义——“杨花” “子规”“五溪”。 二、教学目标: 1、把握诗歌形象,体会诗人精神。 2、理解文化内涵,把握诗歌情感。 三、教学过程: 1、导入: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歌,也是李白 的名篇。可我们乍一读来,似乎诗句没有什么出奇之 处,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别人呢?在这首 诗的学习中,我们就要了解,看似平淡的诗句背后丰 厚的内涵。 2、探究内涵,把握情感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,后两句抒情,那么前两句写 景的作用是什么?(学生依据注释,先简单说一下诗 句的含义:在柳絮飞尽的时候,布谷鸟啼叫,听说龙 标要经过五溪。点明了季节及写诗的缘由) 我们读这前两句,似乎没有读出什么情感,那么 大家收集的有关诗句中三个词语的内涵有什么?(学 生讲述自己查找的内容,老师指出关键条目) 杨花: 风里杨花:风中的杨花飘忽不定。比喻事情或事 物变化无定准。 此时的杨花是谁的象征?(王昌龄) 同时,诗人们也纷纷以杨花来表现春天,当杨花 落尽时,也代表着一年中最美好的春天就要消失,最 繁华的春景也要散尽。例如,苏轼《水龙吟》“春色 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 点是离人泪) 子规: 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。常夜鸣,声音凄切, 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。 恐鹈鴃之先鸣兮,使夫百草为之不芳。(《离 骚》) 又闻子规啼夜月,愁空山。(《蜀道难》) 因此,子规的啼叫增添的是对飞逝时间的感伤, 听到它的啼叫让人倍感凄凉。 五溪: 东汉大将马援曾率兵与湖南一带的少数民族作战, 结果在五溪之间遇到了瘴气(传说中荒凉地带有毒的 气体,人畜遇之皆死)。士兵们纷纷病倒,马援当时 年龄已经很大,最后也病死于军中。他还写下了一首 诗:“滔滔武溪一何深!鸟飞不度,兽不敢临。嗟哉 武溪多毒淫!”(马援《五溪深行》) 可见,五溪是一个极其荒僻,极其令人恐惧的地 方。并且,这里是王昌龄之行的终点吗?(不是, “过”说明只是经过,王昌龄的归程还不知在哪里) 了解这些之后,大家再来读诗句,你能够感受到 诗句中还包含了哪些情感?(在繁华散尽的时节,漂 泊无依的友人,难以预料的前途,都笼罩在无限的悲 凉之中) 3、紧扣意象,把握精神。 但是,在这样悲伤的时刻,有什么与王昌龄相伴? (明月)为什么要选择明月呢? 补充诗句: 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(张九龄) 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。(白居易) 张九龄是岭南人,长期在长安为相,相像家乡海 上明月初生,虽然自己与之相离万水千山但可以一齐 共看明月。白居易当时身处于战乱之中,虽然与兄弟 姐妹分居五处,但也可以共看明月。 无论天涯海角,都能看到什么?(明月) 而这轮明月上还寄托了什么?(诗人的那份思念 之心) 这份思念会与王昌龄相伴到何时?(“夜郎西”, 就是王昌龄所赴之处,也同样是荒僻之地。也就是说, 无论王昌龄走到天涯海角,诗人的这份思念都不会离 他而去) 总结:王昌龄在一个悲凉的季节离去,踏上未知 的前程,但李白的这份永不离弃的情谊,会给他带来 什么?(让他感受到温暖与希望) 同时,李白的诗歌虽然是写离别之意的,但依然 延续了他的风格,那就是极为广阔的胸襟、视野。从 五溪到夜郎西,李白将之纳入诗中,并以明月将远隔 万里的两人联成一体,本身就有着极为广阔的视野。 4、比较阅读: 这首诗还有两个版本,一个版本是首句为“扬州 花尽子规啼”,大家觉得与“杨花落尽子规啼”相比, 哪个更好?(“杨花落尽”,更能体现出这个特殊季节 中的悲凉感,有繁华落尽之意) 一个版本末句是“随风直到夜郎西”,大家觉得, 与“随君直到夜郎西”相比,哪个更好?(“随君”,更 能突出诗人与王昌龄之间的情谊) 四、教后记: 教学这首诗中,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了“搜韵网” (http://sou-yun.com/),这个网不仅可以检校诗 词格律,查阅诗词之韵,还有许多功能。其中之一, 就是可以查找典故词汇,并且找到相关诗句。学生可 能开始查找时有些障碍,但是如果能时时查阅,对于 提高他们的积累也是极有帮助的。 这个网上还可以查找到一些著名诗人的生平行踪 (在“唐宋文学编年地图”中),我给学生演示了查找 王昌龄生平的行踪。学生就发现了他被贬龙标时的相 关诗作,以及他生命后来的旅程。通过这张地图,学 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他。 在教学中,朗读自然非常重要,我还是让学生注 重把语调的变化与情感联系。不过,在这首诗中我还 让学生比较了理解诗句文化内涵前后朗读的方式,以 及把三个版本的诗歌放在一齐朗读,体会情感的不同。 学生从中再一次体会到了这短短诗句背后的强烈的情 感。 【教案二】 一.目标设计 1.教会学生诵读,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, 熟读成诵。 2.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,体会诗的意境,领会诗 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。 3.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 者的生平、思想。 二、教学重、难点 重点:熟读、背诵 难点: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、教学过程 (一)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? 龙标:今湖南黔阳,唐时甚僻。诗中指王昌龄, 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。 左迁:古尊右卑左,即贬官。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、 寄以慰藉的好诗。 (二)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 名诗人。他特别擅长写七绝。天宝初年,李白在长安 供奉翰林时,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。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,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。据 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,到扬州时,听到王昌龄 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,便题诗抒怀,遥寄给远 方的友人。 (三)整体感知 1.听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并用“/”划分诗句 的节奏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[唐]李白 杨花/落尽/子规/啼, 闻道/龙标/过/五溪。 我寄/愁心/与/明月, 随君/直到/夜郎/西! 2.学生齐读,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。 (四)作者简介 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代著名诗人。青 年时曾漫游全国各地,后应诏入京,三年后离开,长 期游历,安史之乱时,因参加王璘幕府,被流放夜郎, 中途遇赦,晚年漂泊。李白思想教复杂,总有报国之 志,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。他是继屈原之后的最伟大 浪漫主义诗人。本诗是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远调时写 给他的,表达了对他的同情。 (五)讲解诗意: “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”首句写景兼 点时令:景物描写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,泣血悲啼之 鸟子规,渲染一种哀愁气氛,融情于景,既有漂泊之 感,又有离别之恨。“杨花落尽”正是春天季节,诗人 没有选取明媚春光,而是用杨花描写此时景物,可见 独具匠心。“过五溪”可见迁谪之荒凉,道路之遥远、 艰难,诗人虽无悲痛之语,悲痛之意自见。 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君直到夜郎西”此句为抒情: 抒发了对好友的不幸遭遇担心与关怀之情。人隔两地, 难以相从,而月照中天,千里可共,所以要将自己的 愁心寄予明月,随好友到龙标。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, 用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作信史,代转自己的一片情意。 如此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,不仅表现牵挂友人命运之 心无时不在,而且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做证的意味, 感情真挚,脍炙人口。 (六)名句欣赏: 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君直到夜郎西”共有三层意 思:一是自己充满愁思,而相隔两地,只有托之于明 月;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,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; 三是只有依靠他才能寄予,别无他法。后人常用来表 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。 【教案三】 一、导入 古人常常将月融入笔端。或望月怀远,或借月抒 怀,或遥寄相思…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《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,感受一下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笔下的明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怀。 二、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李白(701~762),字太白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 省秦安县),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,李白便 出生于那里。5 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(今四川省江 油县)的青莲乡,因以自号青莲居士。早年读书学剑, 游览名胜,写过许多才华横溢的诗篇。25 岁时,出 蜀漫游。42 岁时,因吴筠推荐,被唐玄宗召入京都, 供奉翰林。因蔑视权贵,放诞不羁,不到二年离开了 长安,从此过着长期漫游的生活。“安史之乱”时,李 白曾参与永王幕府,但被唐肃宗以“附逆”的罪名流放 夜郎(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)。他走到四川奉节时,得 到赦免。最后他病死在安徽当涂(今安徽省当涂县), 终年 62 岁。李白与杜甫齐名(比杜甫稍长),世称“李 杜”。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,在他的诗中 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。他 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,善于向乐府 学习,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。他的诗歌具有 豪迈奔放、想象丰富、色彩绚丽等特点,对后代诗歌 的影响很大。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。开元 27 年,贬放岭南, 天宝 7 年,再贬为龙标(今湖南洪江西)尉。李白在杨 花落尽、杜鹃声声的时节,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, 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,诗人十分担忧,并深感不平和 悲伤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。 三、朗读诗歌 1.听范读,仿读。 2.指读,指导朗读。 3.全班齐读。 四、翻译诗歌 1.解释标题: 闻:听说 左迁:迁,调动官职,一般是升官;古人以右为 尊,左迁就是降职 寄:寄托,托付 2.结合注释,试译诗句。 3.交流难点,翻译全诗。 参考: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,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 五溪。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,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 郎西。 五、诗歌赏析 1.从表达方式上看,这是一首什么诗? 明确:写景抒情的诗。 2.作者写了哪些景物? 明确:杨花,子规 3.这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? 明确: (1)点明时令:暮春时节 (2)渲染气氛:萧瑟、凄楚的气氛 杨花:漂泊不定,如友人的身世;体现出飘零孤 寂之感。 子规:又叫杜鹃、杜宇、催归。它总是朝着北方 鸣叫,六、七月呜叫声更甚,昼夜不止,发出的声音 极其哀切。所以叫杜鹃啼归。 (3)烘托心情:表现出诗人的离愁别恨,与友人 分离的痛苦。 4.从这句景物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? 明确:对友人离别的痛苦。 5.“闻道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? 明确:对友人的深切同情。 6.“过五溪”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?这表明了 作者怎样的心情? 明确:迁谪之偏远;道路之艰难;表明了诗人与 友人分离的痛苦,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和担忧 之情。 7.第三句的“愁心”是什么意思?作者因何而“愁”? 明确:“愁心”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

docx文档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优秀教案

教育频道 > 高等教育 > 文学 > 文档预览
允许转卖 16 页 0 下载 20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.0分
温馨提示: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,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。
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优秀教案 第 1 页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优秀教案 第 2 页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优秀教案 第 3 页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优秀教案 第 4 页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优秀教案 第 5 页
下载文档到电脑,方便使用
还有 11 页可预览,继续阅读
本文档由 海锋 62022-11-22 19:25:39上传分享
给文档打分
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
BeifangWenku的中文名是什么?( 答案:北方文库 )
评论列表
  • 暂时还没有评论,期待您的金玉良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