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最新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汇总 新文化运动(民主、科学思想) 1、背景: ①(外部因素)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; ②(直接原因)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,掀起尊孔复古逆流; ③(经济基础)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,(阶级基础)民 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,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; 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,辛亥革命后,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; ⑤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中国需要进行思想革 命。 2、新文化运动概况: ①标志:1915.9 陈独秀 上海创办《青年杂志》 ②代表:陈独秀、李大钊、胡适、鲁迅、吴虞、刘半 农 ③思想阵地:《新青年》 ④活动基地:北大(蔡元培的“兼容并包、思想自由”) 目的:鼓励各种学术发展与新思想的产生 ⑤旗帜:“民主”“科学”(德先生、赛先生) ⑥主要内容:(四提倡,四反对)思想解放+文学革命 a. 提倡民主――反对专制; 提倡科学――反对愚昧、迷 信 :陈独秀《敬告青年》; b. 提倡新道德――反对旧道德 (儒家传统道德) :”打倒 孔家店”、 陈独秀《宪法与孔教》《孔子之道与现代生 活》、鲁迅《狂人日记》(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)、《我之 节烈观》; 不足:全面清算过于偏激,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;缺乏广 泛的群众基础。 c. 提倡新文学――反对旧文学:胡适《文学改良绉议》 d. 平民教育思潮: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,如平 民教育演讲团,白话小说和散文大量涌现,文学新形式。 3、影响: ①性质: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,是一场民 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,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。 ②进步性: 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,动摇了传统礼教的 统治地位,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,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传播创造了条件,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;推动了自然科学 的发展。 ③局限性: 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 盘否定的态度。 孙中山“三民主义” (一)三民主义的提出 1、背景: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,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; 各种救国主张的失败;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;同盟会成立,提 出十六字纲领; (1894 年,创立兴中会[团体];1905 年创立中国 同盟会[政党]) 2、思想渊源: 经济:单税社会主义,《资本论》; 政治: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;大同思想; 科学:进化论 3、内容:民族主义、民权主义、民生主义 纲领: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民国,平均地权 4、三民主义的局限性: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;没有彻底 土地革命纲领。 5、实践:指导辛亥革命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 阶级共和国政府,制定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。 (二)三民主义的发展(新三民主义) 1、背景:孙中山思想的转变;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 带来新启示和希望;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,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2、内容:民族主义、民权主义、民生主义(与旧三民主 义最大区别是:明确的反帝要求) 3、评价: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,成为 大革命的指导思想;它以三大政策为核心,是国共合作的政 治基础,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。 4、新三民主义是目的,三大政策是手段。 (三)三民主义的特点:时代性、爱国性、纲领性。 (四)评价: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,迅 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 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。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 一、中国洋务运动、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 1861 年改革 相同点: ①都发生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。 ②背景相同,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,走向近代 化的改革。 ③目的相同,都是要摆脱危机,实现富国强兵。 ④方式相同,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。 ⑤内容部分相同,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,反映了 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性。 不同点: ①性质上,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,日本和俄国是资产 阶级性质改革。 ②内容上,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,仅仅单纯 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;而日本和俄 国改造封建制度,发展了资本主义。 ③方式上,中国是在综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地方上办 洋务的代表下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、经 济、文教等活动;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,肃清封建幕府势 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、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 的改革;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。 ④结果上,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,没有走上富强之路, 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;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,成 为近代亚洲惟一强国;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,但改革 很不彻底。 二、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相同点: ①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; ②都是以清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; ③都涉及军事、经济、文化方面的改革; 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; ⑤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; ⑥虽然都失败了,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起到了一定 的推动作用。 不同点: ①国际环境不同,前者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,后 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。 ②阶级属性不同,前者代表地主阶级,后者代表资产 阶级。 ③目的不同,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,后者是 要挽救民族危亡、发展资本主义。 ④性质不同,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,后者是资产阶级 改革。 ⑤内容不尽相同,前者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,后者主 张全面学习西方,发展资本主义、实行君主立宪。 ⑥影响不同,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影响大。 高中历史易错知识 1.夏商周时期,受封的诸侯对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权,而 无权转让与买卖,需向国王缴纳贡赋。 2.春秋时期,“私田”不归国王所有,而是归“私田” 主人控制,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。 3.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, 而是曲辕犁的发明,因为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,适应各种 土地的精耕细作。 4.关于井田制和均田制 (1)井田制:①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,实质上是国 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。②井田制下的 经营方式是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,奴隶和庶民无权支配劳 动产品。 (2)均田制: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,政府将荒地和 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;均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个 体耕种,农民能够支配部分劳动产品。 5.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:在商周时期,手工业由 官府垄断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 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,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。 6.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, 这是因为明朝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。 7.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,但直到 鸦片战争前夕,就全国而言,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。 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,还反映了封建 制度的衰落;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“闭关 锁国”和“重农抑商”政策,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 阻碍。 8.闭关锁国并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,而是严格限制对 外贸易。 9.小农经济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(1)小农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,以家庭生产、生 活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农业经济。它产生于春秋战 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,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。 (2)自然经济基本特征是“自给自足”,和商品经济相 对立。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 带有闭塞性和迟滞性。 (3)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,包括商 品生产和商品交换。商品经济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最重 要标志。 10.“重农抑商”“海禁”和“闭关锁国”政策都是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,不但妨碍海外市场开拓,而且导 致中国固步自封。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。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一、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、原始农业的产生:“刀耕火种”、“火耕” 2、距今七八千年前:中国农业进入了“耜耕”或“石器 锄耕”时代 3、春秋战国时期:铁犁牛耕,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 方式形成。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 次革命,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。汉代已在 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(二牛抬杠 → 一牛挽犁),而且耕犁 基本定型。 二、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①原始社会: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,公社成员集体耕 种,平均消费。 ②奴隶社会(夏商周):土地归国家所有,实行井田制。 发展过程:盛行(西周)——瓦解(春秋)——废除(战国)。 瓦解原因:春秋时期,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(生产力的发 展)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: 形成:战国时期,废除井田制,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 地所有制。 三、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。它在春 秋战国时期形成,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。它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的基本单位,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,精耕细作,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,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。 四、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: 1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,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 本模式。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,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。 2、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、生活单位,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,在没有天灾、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,“男 耕女织”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。 3、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,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 上取得的。 4、但是,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,很难 扩大再生产,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,到近代 以后,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。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(背景): ①经济根源: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,导致 了对贵金属货币需求量增加,同时也增强了对市场的需求。 ②社会根源:欧洲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 的贵金属。 ③商业危机: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商路。 ④ 15 世纪晚期,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、西班牙同 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,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。 (2)客观条件:①西欧生产力的进步;② 天文、地理知识 的进步;③ 航海、造船技术的发达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: 1、1488 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。 2、1497-1498 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,开辟了通往印度的 新航路。

docx文档 最新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汇总(备战高考)

教育频道 > 高中教育 > 历史 > 文档预览
29 页 0 下载 15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.0分
温馨提示: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,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。
最新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汇总(备战高考) 第 1 页 最新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汇总(备战高考) 第 2 页 最新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汇总(备战高考) 第 3 页 最新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汇总(备战高考) 第 4 页 最新高中历史必背的基础知识汇总(备战高考) 第 5 页
下载文档到电脑,方便使用
还有 24 页可预览,继续阅读
本文档由 海锋 62023-01-08 18:41:19上传分享
给文档打分
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
BeifangWenku的中文名是什么?( 答案:北方文库 )
评论列表
  • 暂时还没有评论,期待您的金玉良言